对外技术引进与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

来源: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 编辑: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4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于技术创新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向发达国家引 进或购买技术,促进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获得推动自身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条件。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积极实施鼓励对外技术引进策略的重要价值。2006 年,商务部等十部门 就联合发布了《科技兴贸十一五规划》和《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引进先进技术,从整体层面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本土企业自主创 新能力提升。然而,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Edmund Phelps 在 2018 年接受《金融时报》电话 采访时指出,对国外技术转移的过度依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背景下对外技术引进对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究竟具有何种效应?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陈志远助理教授及其合作者在《经济研究》上发表的“对外技术引进与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一文回答了这个问题。

论文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创新调查数据库的独特性大样本微观企业信息,辨析对外技术引进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论文的经验发现表明,对外技术引进行为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产生的滞后性和差异性的促进效应,为该领域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微观经验证据。其次,论文将技术吸收能力理论和 ABBGH( 2005) 的行业市场竞争结构创新行为理论融合在一个框架内,揭示出在中国多数为 LL 型竞争结构特征的产业内,对外技术引进只对处于创新差距中等分布状态的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处于其他创新差距分布状态企业未产生影响,说明了中国对外技术引进政策的局限性。最后,基于 Cohen & Levinthal( 1989)开创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理论,不同层次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存在异质性,必然造成企业对外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因果识别难度增加。

本文基于中国政府出台的进口技术鼓励政策以及经过多轮调整后的相关具体目录,尝试设计微观层面对外技术引进活动的外生政策工具变量,进而通过因果识别逻辑判断中国背景下对外技术引进行为能否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形成促进效应,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参考文献

张杰,陈志远(通讯作者),吴书凤,孙文浩,“对外技术引进与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经济研究,2020(07), 92-105

Aghion,P. ,N. Bloom,R. Blundell,R. Grigth,and P. Howitt,2005,“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0( 2) ,701—728.

Cohen,W. ,and D. Levinthal,1989,“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Economic Journal,99,569—596.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