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赓续陕公薪火 涵养时代新风
勇担复兴使命 谱写教育新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4载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大学从抗战烽火中走来,陕公精神正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大学精神谱系的源头。时逢第41个教师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青年教师学习陕公精神,铭记伟大抗战精神,抒发教育报国之志,从那段辉煌的历史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将个人的教育理想融入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楚燕来 助理教授
市场营销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2016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202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方向为结构模型,品牌资产,直播电商,共享经济,汽车市场,主讲品牌管理,营销决策模型等课程,发表8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营销决策模型”课程入选中国人民大学第二批“123”金课,案例成果收录于毅伟案例库,咨政报告获得上级批示与采纳。曾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程教学优秀奖、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学术年会最佳论文、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本科生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先进个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社会服务优秀个人等。
新时代的行者与言者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每逢教师节,在接受来自各方的教师节祝福的同时,我都要思考教师这份职业的重要意义: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成为怎样的师者?
历史的回响,总能给我们启迪。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这是对要培养什么人的最好的回答,也是陕公精神的真实写照。陕公学子一毕业就奔赴抗战前线,不惧流血牺牲,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担当。前辈们无愧于忠于理想、勇于斗争的陕公精神。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引用了这段题词,他指出:“今天,党和人民同样需要一大批这样的先锋分子。”从革命的先锋队到新时代的先锋分子,陕公精神穿越时空,依然光芒闪耀。这份传承,告诉我们要始终铭记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铭记作为教师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陕公精神不是口号,而是行动指南。作为一名人民大学的教师,要传播知识,更要传承精神,而传承的首要之义,我认为是先行后言。要首先问自己: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我能做什么?我的工作能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否解答现实的真问题?我同样要富于实际精神,观察最真实的中国,理解最真切的国情,从实践中提炼真问题,生产与现实相关的真知识。
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要先成为先锋分子的模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我们要展现出政治远见,与同学们一起认识时代大势,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具有斗争精神,在科研攻关中敢于挑战前沿。我们要具有牺牲精神,在国家需要面前,做出经得起考验的选择。我们要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诚恳实干。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既是对陕北公学历史功绩的高度肯定,也蕴含着对教育力量的深刻洞察。陕公精神的火炬已传到吾辈手中,我们将从陕公精神中汲取力量,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续写无愧于历史与人民的崭新篇章。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