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8

10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暨全体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会举行,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易靖韬作专家解读,全体在京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片区组织员、教工党支部书记、系主任、项目主任参会并研讨,其他教职工以线上形式参加学习,党委书记旋天颖主持。

微信图片_20251028113643_153_107.jpg

旋天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意义。学院党委要把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五学联动”,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活动,深化理解认识,强化结合学科专业进行研究阐释,凝聚发展共识。一是找准方向,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十五五”规划的前瞻布局引领学院发展战略、学科布局以及教师的科研方向,抢占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二是明确责任,从党员领导干部到普通教职员工,每个人都要立足岗位职责,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以扎实的工作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三是落地落实,从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到各项举措的落地见效,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高校力量。

易靖韬围绕全会的重要历史地位、主题主线、战略重点、八大政策信号等关键词阐释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他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十五五”规划宏伟蓝图为我们未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理解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将全会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四个自信”。学院将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面向全球、面向数智时代、面向未来重塑学院治理体系和学科发展布局,以高站位、大力度、强举措谋划和推进“十五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奋力谱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与会人员结合学科专业分享学习体会,展开热烈讨论。

党委委员、企业管理系教授宋华表示,全会强调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方向、“五个强国”建设目标等不仅描绘了国家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管理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和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我们要深化教学内容革新,将“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案例深度融入战略管理、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核心课程。引导学生理解在智能化转型背景下组织架构、流程再造、人才管理的变革需求;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对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产业跨界融合催生的平台型组织、生态圈治理等新型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我们要拓展科研视野与方向,如全会提出的“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产业体系,要求我们加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提升的机理研究等。

组织与人力资源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周禹表示,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产业链自主可控,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新商科教育教学体系的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提供更具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供给。全会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学系的学科建设要支持强化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衔接,推动包含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领导力、新型组织体系建设、国际化及“一带一路”布局下的中国企业组织能力、国际化人才等在内的人力资源学科建设,呼应国家战略之需、支持中国企业战略升级之要,推动学科的自主高质量发展,强化中国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管理智慧。

贸易经济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石明明表示,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我们要深入研究国内市场规律、流通规律,探索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要求我们要围绕制度型开放、贸易创新发展、“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平台出海等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创新教学科研内容,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为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作为高校教师,将把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对中国实践的理论研究,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做出努力。

市场营销系主任许开全表示,市场营销系将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课程设置方面,系统融入人工智能内容,构建“智能营销”课程新体系。在学生培养方面,强化“技术+商业”融合,积极构建“科技向善、价值共创”的营销教育新范式,努力培养能够引领市场变革、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时代营销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聚焦国家战略,深入开展“AI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相关营销创新研究,积极响应学院推进“品牌中国”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的战略部署,主动将科研方向对接国家需求,促进教师科研工作与学院整体规划协同并进,实现双向赋能、共同发展,为学科与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吴江华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目标,释放实体经济强信号,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首次提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方向,为未来五年产业发展划出清晰路线图,同时也为学系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教师科研、学生培养模式等工作指明方向。学系将坚持教育科研工作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对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供应链等研究领域的研究,深化对“两化融合”与服务业的理解,拓宽教师研究视野与方向,引导学生拓宽商业视野和就业路径,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课程思政教学中心主任、会计系教授周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结合会计审计教学和研究来说,要紧扣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努力探索适应实践需要的新时代会计审计理论,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财会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合力,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会计审计知识体系,推动实现会计审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以期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MBA项目中心主任、财务与金融系教授况伟大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十五五”期间的国际形势重大判断、重点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举措,作为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防范化解重大外部冲击和风险,加大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等方面的研究,为国家发展行稳致远建言献策。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为提升人的投资,需在夯实基础教育的同时,办好专业教育和再教育,持续提升人的能力和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力量。

未来,商学院党委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认真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把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全会关于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任务要求;把全面贯彻落实《建议》部署和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加强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标、与三年行动计划衔接,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十五五”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