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PAcc项目中心 发布时间:2017-04-21
2017年4月18日,第六期“安永审计实务”系列课程如期开课。本期邀请到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亚太地区审计服务首席合伙人何嘉远,为在场同学带来一场贴近实务的审计知识讲授。
何嘉远
何嘉远从事会计及审计服务工作二十余年,随着工作“迁徙”,他接触过很多国内外不同行业的被审计单位,也在工作过程中感受到审计工作的变化和进步。何嘉远结合个人丰富的从业经历,以“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具体审计工作的开展流程为主要内容,与同学们进行了审计实务知识的分享。
首先,何嘉远提出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审计从最初的账目审计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发展为现在全球通行的风险导向审计,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审计越来越需要重视效率与质量。随着被审计对象的规模的扩大以及业务种类的变化,传统的审计已经无法应对。在大环境的呼吁下,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他强调,审计工作的切入点从识别风险点开始,着重于存在错报、舞弊等高风险的环节,这使得审计工作更具侧重点和效率,同时需要执业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和判断能力。
何嘉远结合相关实际案例,从评估和风险识别、策略和风险评估、执行及结论等方面具体讲解了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流程。他选取了当前实务中存在的一些经济事项,针对其风险高低判断的问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讨论,并从中强调了审计风险的构成,以及作为审计人员应该如何注意风险参考因素,从而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在课程最后,何嘉远提出了未来审计需要应对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化的方法可能会取代审计程序,例如通过调出大数据的分析目标值,可以简化对风险点的测试,这可能会提高审计的质量,但同时对审计各方面的要求应该更为严格。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