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组织与人力资源 编辑: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6-07
2019年6月5日,为积极推进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双一流大学学科结对共建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管理学报》杂志社共同承办的“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顺利召开。工作坊的举办进一步推动和落实了由《管理学报》杂志社发起的 “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征稿活动,以促进中国管理学者“立足中国本土,直面管理实践”,全面解读和研究中国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本土杰出企业独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报》社长兼主编张金隆教授,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项目主持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40余所高校的百余名学者、研究生和来自国内有关知名企业的多名企业界人士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工作坊开幕式上,毛基业院长、张金隆教授分别进行了开幕致辞,并为《管理学报》“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专栏首批9位受聘专家颁发聘书。
毛基业院长
张金隆教授
颁发聘书
本次工作坊共由3场主题报告及两个圆桌讨论组成。
第一场主题报告以“如何解读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为议题。张金隆教授围绕“中国·实践·管理研究十五年”主题,以《管理学报》从2004年至2019年关注中国管理实践研究为主线,回顾和探讨了中国管理实践中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号召学术界加强与实践界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中国管理研究和企业实践的创新发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苏勇教授以“中国企业家精神——基于对32位杰出企业家的访谈研究”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他通过对张瑞敏、刘强东、雷军等杰出企业家的面对面访谈系统总结了中国管理的十大心法,生动有趣地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管理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及思想特色。
《管理学报》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田志龙教授针对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论文提供了框架建议,对于深入解读企业家管理思想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他指出,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把企业家思想讲清楚,明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企业家思想的演变过程,通过与现有学术理论及观点对话,总结、提炼中国情境下的企业家思想及观点。
第二场与第三场报告均以“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研究方法与选题报告分享”为主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运周教授、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贾旭东教授分别介绍了QCA研究方法与扎根研究方法,李怡然博士、张佳良博士及刘朔博士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中国企业家思想解读选题报告。在报告交流中,杜运周教授通过与传统分析方法与范式进行对比,介绍了QCA原理及其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并强调了QCA方法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贾旭东教授则与大家分享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介绍了扎根理论的过程方法、学派比较、基本条件和扎根精神在中国管理研究中的现实价值,并倡导“扎根实践”的学术精神,为中国管理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此外,本次工作坊共有8位学者代表,分两个圆桌讨论就各自的企业家思想解读选题报告进行专题研讨,并同现场学者及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有关主题包括:“海尔制(张瑞敏管理思想)研究”、“任正非管理思想精髓”、“小米的战略时间领导力”、“团队行动学习推动组织变革”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王利平教授作为现场点评专家,为选题报告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建议。现场互动热烈,讨论充分。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宋继文副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并向各位参会代表的积极参与致以热忱谢意。
王利平教授
圆桌讨论
本次工作坊通过与会代表针对具体问题的探讨,思想火花的碰撞,为后续更好地发掘和解读中国优秀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以及中国杰出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很多有益的指导性建议和意见,为广大关注“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的学者与企业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研讨机会和学习平台,获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管理学报》社长兼主编张金隆教授表示,“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是《管理学报》今后一个长期的重点选题,将籍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的资助支持,通过组织和打造更好的“聚集中国本土,直面管理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将“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解读”征稿活动更加深入地予以推进和落实。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