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周华教授著作荣获“杨纪琬会计学奖”

来源:会计 发布时间:2017-11-14

值纪念杨纪琬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国会计学术界重要奖项——“杨纪琬会计学奖”(第八届)颁奖仪式于11月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财政部部长助理赵鸣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冯淑萍、财政部会计司司长高一斌、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杨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主任冯卫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杨志国出席典礼,并向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此次获奖者共8人,2人获得“优秀会计学术专著奖”,4人获得“优秀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得“优秀会计学硕士学位论文奖”。人大商学院会计系周华教授撰写的《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获“优秀会计学术专著奖”。

周华教授(左四)

杨纪琬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人之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为我国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会计改革和会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杨纪琬会计学奖”根据杨纪琬先生遗愿,由李勇同志、冯淑萍同志、王世定同志、李爽同志、汪建熙同志等发起,并经财政部领导同意设立,旨在纪念杨纪琬教授,弘扬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繁荣和会计人才的培养。

“杨纪琬会计学奖”设置优秀会计专业学位论文奖和优秀会计学术专著奖两个奖项,每两年评奖一次。优秀会计学术专著奖奖励公开发表的优秀会计学术专著,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2 名。申报“杨纪琬会计学奖”的会计学术专著必须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对会计改革和发展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且由正规出版社出版。2017年“杨纪琬奖会计学奖”是该奖项自2002年设立以来第八次评奖,参评范围为2015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出版的会计学术专著,以及在此期间通过答辩的会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据了解,《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10月出版,一年来,已发行近7000册。该书提出的主张和建议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财政部新理财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马靖昊先生认为该书是“它是一本有良知的书,一本不唯西方马首的书,一本基于本土会计的书,一本知行合一的书”,并推荐“所有财务总监都要读一读”。

《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提出了“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理论主张。法律事实是指引起民事主体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必须具备原始凭证),是会计的基本原则,是会计保持其行业价值的底线。企业会计应当根据法律事实记账,对财产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统计,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提供具有证明力的财产权利和业绩信息。

该书概括性地指明了国际会计准则目标导向的偏差,揭示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概念框架的内在冲突和逻辑矛盾,指明了财务报表功能被弱化的现象,阐释了若干难度较大的会计规则的来龙去脉,强调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基本原则,禁止缺乏法律证据的会计行为。该书明确指出,公允价值不属于会计学的范畴,而是一种金融分析理念。公允价值会计的兴起,是以金融分析思路改造会计规则的结果。

该书提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并非国际法,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也不是美国联邦范围内普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法律,它们仅仅是公共会计师行业牵头设计的、缺乏合理逻辑的金融分析规则。现值、公允价值、资产减值、递延所得税、权益法、合并报表、汇兑损益、租赁会计、资本化等时髦的“会计规则”缺乏理论依据,不符合会计基本原理,不适合作为会计工作的行动指南。这些规则大多建立在金融预期和估计的基础之上,理论依据不明、可操作性较差,其显著特征是包含大量弹性化条款,允许企业管理层在缺乏法律证据的情况下记账,从而导致“合规”造假现象泛滥。IFRS和GAAP反映了证券行业试图统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迫切意愿,最终体现的是欧美证券行业的利益。无论是从利益导向上还是从制定程序上来看,IFRS和GAAP都不应当进入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该书阐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民商法、经济法的实施细则和运行基础。为了保障税法、公司法、证券法、统计法等上位法的顺利实施,必须强调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基本原则,禁止缺乏法律证据的会计行为。会计法规遵循上位法,是会计立法的一项根本原则。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融合在法律体系之中,将确保会计制度与民商法、经济法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会计制度和稳定的市场法制。遵循上位法的会计制度不仅是会计师、审计师的行业规则,还是法官、检察官、税务官员的司法和执法规则。

该书认为,近些年来,域外经验受到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推崇,不少未经甄别的国际会计惯例在经济管理类教科书中流传。在我国流行的会计学教材和会计理论著作中,对中国法律等特殊国情因素的关注不够,因而难以体现中国本土特色。该书主张,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局面。迷信域外社会科学,尤其是域外的经济和金融理论,是缺乏学术自信的表现。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会计研究者应当有志气打造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会计理论体系。该书反对照搬“国际会计惯例”,因为所谓“全球会计准则”的提法具有很强的误导性;该书反对不加批判地借鉴“国际经验”,因为国际的未必就是先进的。

这样一部反思性、批判性的理论著作能够荣获我国会计学术界的重要奖项——“杨纪琬会计学奖”,这既是我国会计学术界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的良好风气的体现,又是我院长期营造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学术氛围助力学科建设的生动写照。我们有理由相信,杨纪琬会计学奖把中国会计学术界引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正在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以下为周华教授在“杨纪琬会计学奖”颁奖仪式上作为获奖代表进行的发言。

尊敬的赵助理,冯会长,杨会长,高司长,刘院长,冯主任,杨秘书长,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在隆重纪念杨纪琬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能够有幸荣获“杨纪琬会计学奖”这一会计学术界最高奖,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鞭策。非常感谢评审专家和师长们对我们的学位论文和学术专著的肯定和鼓励。

我很荣幸能够代表获奖者向大家作汇报。

2003年,我有幸荣获首届“杨纪琬会计学奖”(当时还叫“杨纪琬奖学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证书上印的杨老题写的“业精于勤”四个大字,激励着我们踏踏实实地做本土原创学术。

那个时候,我们正在写《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这本书。实际上,我们从1999年到现在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一共写了三本“会计学原论”系列著作。第一本是《会计制度与经济发展》,第二本就是这本《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第三本是《会计规则的由来》。还有两部正在进行。这套“会计学原论”系列论著的创作得到了人大商学院会计系戴德明教授和人大法学院法学家刘俊海教授的指导和支持。

我们的想法是,梳理国际会计准则的来龙去脉、成败得失,为完善我国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本土原创成果。我们的研究主线是发展会计管理活动论,巩固和提升本土会计学术品牌。杨纪琬先生和阎达五先生上个世纪80年代共同创立的会计管理活动论,值得我们继续予以发扬光大。我国会计改革的丰硕成果,也一再验证了前辈们的远见卓识。研究发现,国际会计准则有不完善、不健全之处,我们需要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我国需要有本土会计理论学说为会计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这些反思性的理论成果,能够荣获“杨纪琬会计学奖”,这充分说明了“纪琬会计学奖”杨对反思性学术成果的开明态度,以及将中国会计学术界引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预示着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正在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在各位师长和前辈的指引下,我们将原创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也有幸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十大教学标兵”和“商学院杰出教学教授”,这都是在杨纪琬先生的事迹感召下,在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的领导、师长们的指导下,所取得的初步进展。

我们作为新一届“杨纪琬会计学奖”获奖者,深深感受到师长和同仁们对会计事业的热爱。我们将与全国会计理论工作者一道,继续沿着财政部指引的方向,在杨老的精神感召和师长们的指导下,在会计学术领域贯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要求,努力打造具有本土原创贡献的会计学科教研成果!

再次感谢各位师长和同事对我们的学位论文、著作等本土原创学术的鼎力支持!

谢谢大家。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