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第九期MPAcc/MIB/MV实践导师项目启动仪式暨管理创新与实业发展论坛举行

来源:MPAcc项目中心 发布时间:2018-11-29

2018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第九期MPAcc/MIB/MV实践导师项目启动仪式暨管理创新与实业发展论坛在汇贤大厦C座307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新任导师聘任仪式、优秀导师颁奖仪式、管理创新与实业发展论坛主旨演讲等环节组成。新任实践导师、优秀导师、商学院副院长宋华、MIB项目主任易靖韬、MV项目主任俞明轩以及商学院2018级MPAcc、MIB、MV学员参加活动。MPAcc项目中心主任周华主持仪式。

周华首先对实践导师支持商学院会计教育改革创新表示衷心感谢,对新任实践导师的参与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实践导师是这样一批人,他们既拥有一流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又具有扶持青年学子成长的崇高社会责任感。目前,学院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已进入一个新局面,要力争三个专业学位教育项目继续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周华简要汇报了MPAcc项目近一年来在课程内容改革、整合课程、优化选修课等方面取得的改革进展,强调MPAcc项目长期坚持贯彻“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并重”、“以前沿理论引领最佳实践”教育理念,在自身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位实践导师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2018年,商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级,教学成果“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并重的MPAcc人才培养模式”荣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宋华代表商学院对莅临会场的实践导师表示欢迎与感谢。他强调,从世界整个形势与企业发展来看,未来优秀的管理人才应具备五个维度的能力体现:一是战略视野,从战略角度强化对财务金融的理解;二是熟悉业务运营,当前公司运营方式已发生巨大改变,财务、资金管理将是立足于新运营模式的管理;三是价值创造与构建,CFO(首席财务官)的职责不仅仅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应该关注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四是良好的沟通能力,能肩负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五是合作与创新能力。宋华强调,商学院专业硕士在展开教育时,更加注重实践导向性与能力导向性,“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突出项目教育维度,以组建教育顾问委员会为突破口,在夯实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深度开发整合课程和行业前沿课程,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宋华

随后,宋华为新任实践导师颁发聘书,俞明轩、易靖韬分别为优秀导师颁发获奖证书。

新任MPAcc实践导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研究处副处长徐华新博士表示,作为一名实践导师,他一直在思考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愿意为高等教育改革贡献力量。他提出,在国际交流中,中国需要有一大批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人大的同学们要争取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发出中国的声音。他还表示,今后将利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倾力培养优秀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

徐华新

新任MIB实践导师、中金嘉禾(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炫名感谢商学院提供了参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好机会。他表示将认真履行实践导师职责,并寄语同学们在校期间一方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切实围绕培养高级国际商务人才这一主题做扎实工作。

陈炫名

MPAcc实践导师、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众发表题为“财务创新与实业发展”的主旨演讲。他结合中粮信托贯彻中粮集团提出的“产融结合、服务主业”的战略方针,开展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所取得的进展和经验,分享了他对业务背景、业务模式、战略规划、挑战和机遇等方面的理解。陈众生动形象的讲解激起了现场听众的极大兴趣,他希望同学们以成长为国际化一流人才为目标,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切实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珍惜历史给予我们的大好机会,做新时代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

陈众

MV实践导师、连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伍堂发表题为“高新技术企业评估”的主旨演讲。他表示,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专利、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企业拥有的高新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比重也在逐步增高,“这就需要资产评估师相应地提高识别和评估知识产权的能力。”刘老师建议同学们重视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建立交叉学科贯通的思维方式,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刘伍堂

MIB实践导师、爱康医疗投资控股集团副总裁、北京爱康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褚鹏发表题为“北京爱康医疗集团在互联网+实业发展上的创新实践”的主旨演讲。他系统地阐述了“医疗物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的创新管理模式”这一理念与运作方式,为同学们展示了互联网对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褚鹏

本期实践导师项目新增MPAcc实践导师13名、MIB实践导师4名。截至目前,三个专业学位项目企业导师共计205人。

2009年,为搭建MPAcc学生和财务会计精英人士的沟通桥梁,切实帮助学生培养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商学院MPAcc项目依托丰富的校友及实务界资源,为学生聘请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或独立创业经验,在企业担任重要财务、会计职务,有责任心、善于交流的实践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度,成为实践导师项目的雏形。

实践导师和学生之间以多种方式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沟通氛围。学生就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实践导师请教沟通,在自我认知、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人际沟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有所收获。实践导师通过参与项目,与学生及导师间,分享经验、跨界交流、拓展视野,回馈社会、收获成就、提升价值。同时,实践导师项目致力于搭建企业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共赢的平台,促进企业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互相了解,帮助实务界人士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丰富业内及跨行业、跨区域的沟通交流。

合影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