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集中度与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5-09-24

毛利率不仅是投资者、分析师、监管者等资本市场参与者对公司业绩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产品市场上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与公司议价、或者公司潜在竞争对手评估市场进入时的一项重要参照指标。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核心盈余这一业绩指标来考察公司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而较少关注毛利率这一重要的业绩指标,也没有考虑公司在不同核心费用之间可能的分类转移行为。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教授江伟与其合作者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客户集中度与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一文,立足我国新兴市场加转轨经济的制度环境,具体考察在不改变公司营业利润的情况下,公司为了避免大客户的潜在压价行为,从而将销售费用分类为营业成本、进而虚降毛利率的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这一盈余管理行为。

一方面,为了避免大客户的潜在压价行为以及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公司存在虚降毛利率的核心费用分类转移动机;与此同时,虚降毛利率的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行为在账面上并不影响公司当期的净利润,从而不会产生因公司净利润的下降而引发客户对于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的疑问。另一方面,公司具备一定的能力将销售费用分类为营业成本,从而达到虚降毛利率的目的。例如当租赁费、办公费、折旧费等费用在销售费用与营业成本之间进行分配时,公司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和自由裁量权。而且聚焦毛利率的核心费用分类转移并不改变公司当期的营业利润,也不直接影响公司未来的营业利润和现金流量,这使得与应计或者真实的盈余管理相比,公司通过核心费用分类转移的操纵成本与被识别概率较低。

该论文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公司越可能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来降低其毛利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所处行业稳定性较差、所处行业竞争性较强、供应商集中度较低、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上述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增强。最后,本文发现,通过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虚降毛利率可以弱化大客户对于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

该研究不仅将公司分类转移行为的现有文献从资本市场参与者拓展到产品市场参与者这一新的视角,而且对于投资者、分析师、监管者等资本市场参与者、以及潜在客户和公司竞争对手等产品市场参与者了解由毛利率业绩指标可能诱发的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已发表文章:

江伟,李钰,雷婧祯. 客户集中度与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 2025(7): 105-123.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