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明:“互联网+”侧重模式创新,“智能+”关注效率提升

来源:企业管理 编辑: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4-15

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姚建明接受《经济》杂志采访全文。

 

问题1、您认为从‘互联网+’到‘智能+’,对企业的信息化升级与管理运营提出怎样的新要求?

姚建明:传统“互联网+”更多的情况下是把各个行业或者各个企业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等加到一个互联网平台上,更多等情况下是以模式创新为主,在信息技术支撑方面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技术的应用层面。比如,互联网电商平台搭好了,企业或个人可以在平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提供自己的服务,这时只需要简单的在终端上下载个APP,学会使用即可方便的去和别的企业、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服务流的互动,进而发挥出协同效应。所以从“互联网+”层面来说,更多地情况下对企业的技术要求是在应用层面的。

但是对“智能+”而言,情况大不一样,“智能+”的实现需要技术的下沉。相对来说因为“互联网+”更多关注的是模式的创新,因此关注企业之间、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及价值提升是关键,因此它更多的是面向客户、面向人的层面;但在“智能+”模式下,需要把技术下沉到面向企业中的各机器设备、面向整个流程中各环节、面向行业中的各价值链节点上来探讨,因此需要将信息技术从关注模式为主的应用层面下沉到以关注效率为主的运作层面。过去“互联网+”更多的是与人进行对话,那么现在“智能+”作为一个平台就变成了机器和机器、物和物的对话了,所以将来在“智能+”里面更关键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技术。企业要想把“智能+”做好,技术是必须要去了解的,否则将来对智能系统的运行、管控和维护成本、以及运行风险都会更大。从这个方面来看,在“智能+”时代,企业真正要去做技术了。

任何企业运营的前提肯定是战略定位的驱动和引导,决定了企业要去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前提下你才能考虑怎么去做运营,怎么实践你的产品和服务。“智能+”下的管理活动可能更多地需要偏向于运营层面,也就是需要在真正去给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去做不少的工作。“智能+”的作用一方面是提高了产品运营的效率,另一方面肯定要对将来企业的战略定位产生反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倒逼企业从战略层面更多的考虑提供由智能技术及其关联模式支撑起来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企业各层面之间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过程。以前没有“智能+”的时候,企业传统的战略制定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但在运营层面有了“智能+”以后,情况可能要反过来。这个“智能+”作为平台可能把你的运营过程和其他企业的运营过程关联到了一起,企业在考虑自己技术的运用、创新和变革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到其他企业技术的关联。换句话说,“智能+”平台实际上是一个大社会前提下的技术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技术平台。比如说虚拟现实行业和医疗养老行业就可以通过“智能+”很好的融合到一起,这不仅仅简单的是一个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医养行业的事情,还可能由此催生出很多外围和边缘的商业和运营模式。

“智能+”和“互联网+”很不一样的一点就是“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而“智能+”不仅以互联网为基础,而且还需要物联网为基础来实现万物互通。但二者的道理其实是互通的,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平台,将来都可以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一起加到这个平台上,让它们实现协同效应,这样不同企业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最大化利用,也就可以催生出新的模式。这些新的模式也可以反作用于企业的战略定位,让企业去制定新的战略,从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过程。

 

问题2、“智能+”时代的来临会为普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姚建明:智能+”带来的挑战最直接的肯定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技术的形成需要培育,这个过程中的风险相对来说较大,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投入。那没有技术的企业怎么办呢?就需要考虑采取协作、联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你有好的模式,别的企业有好的技术,那你们就可以联盟起来给客户提供系统性服务,就能把各自优势资源利用起来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途径。

类型不同的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上和“智能+”平台上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需要看它的类型,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企业,是金融企业还是贸易企业。但是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智能+”本身融合了“互联网+”层面,所以对中小微企业而言市场更加广阔。

二是“智能+”能对企业自身技术提升和管理能力提升起到激励作用,推动其进行转型。有了“智能+”但是缺乏人才也不行,企业需要有了解智能化技术的人才。

还有,以前在互联网平台下,中小微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在平台上去销售,在平台上多数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现在“智能+”出来以后企业可以更便利的参与和融入到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这种普遍联系的模式就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所以,企业将来无论是提升技术还是商业模式创新,扩大市场或者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些方面上“智能+”的发展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是很有利的。

再一个就是“智能化”对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产生的影响。“智能+”的思维跟“互联网+”的思维是一样。如果在企业内部把“智能+”作为平台来看,以前采购、生产、销售、研发这些部门是孤立的,现在全部都加在“智能+”平台里面,目的就是想用平台中的数据实现智能化。

智能肯定要依靠数据,这是最核心的。智能就是某种程度的自动化,能够代替我们做些我们想要做的事情,使我们的思维得到一些释放。从这个角度看,智能化能够替代部分思维,比你先“思考”到你未来要做的事情。但是它替代思维的程度赶不上“智慧”,“智慧”又上升一个层次了。但不论“智能”还是“智慧”,其替代思维的前提就是有数据的支撑。所以“智能+”也好,“互联网+”也好,想真正发挥作用都需要基于数据的预测,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当企业把以前孤立的各个部门加在一个“智能+”平台上以后,他们的数据就可以实现充分共享,这是因为“智能+”的前提是通过各种技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这样,在数据可以实时、透明和充分共享的前提下再发挥基于数据的预测就容易得多。数据预测精准,企业的运营效率就会提升,所以将来传统的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等部门就能够有效地解放人力,向智能化、无人化过渡,企业只需要总体把握“智能+”怎么运转就可以了。就像海底捞的无人餐厅,里面的各个环节已经“智能+”在一起了,从点菜、配菜、上菜到最后结算都是智能设备来完成,实际上就是把各个环节用“智能+”平台加到一起了。

可以设想,对于管理来讲,将来“人”的工作可能更多地需要在战略层面进行思考,把握定位大局,确定企业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把这个事情做好以后,剩下的运营全部交给“智能+”来完成,实现无人化运营。

“智能+”是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无人化运营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如果仅仅从“互联网+”的层面来讲,多数企业做的更多的可能是模式创新,但技术创新却很困难。随着目前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越来越庞大,竞争激烈,而仅靠门槛很低的模式创新进行发展,动力肯定不足,这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并不见得是件好事。但到了“智能+”以后真正需要创新的是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办法用好“智能+”。就像刚才说的“智能+”已经把“互联网+”纳入了进来,所以它既包括模式创新又包括技术创新,就可以很好地把企业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结合到一起,这对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还是管理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相关阅读:从“互联”到“智联”,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新一轮革命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