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赓续陕公薪火 涵养时代新风
勇担复兴使命 谱写教育新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4载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孕育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大学从抗战烽火中走来,陕公精神正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大学精神谱系的源头。时逢第41个教师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青年教师学习陕公精神,铭记伟大抗战精神,抒发教育报国之志,从那段辉煌的历史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动力,将个人的教育理想融入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徐图 副教授
会计系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2021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2023年8月晋升副教授,202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际交流主任。研究方向为会计与审计,主讲大数据审计、论文写作、专业英语等课程,发表多篇国际A刊论文,担任国际A刊编委,曾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杰出科研学者、社会服务优秀个人等。
赓续陕公精神血脉,涵养人大时代新风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毛泽东同志曾如此评价陕北公学。她诞生于抗日烽火岁月中,来自天南海北的爱国青年汇集在这里,在战斗中学习,在革命中成长,成为富有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的“革命的先锋队”,积极投身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斗争中,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从陕北公学走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赓续“陕公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坚持传承和弘扬陕公精神,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初心的铭记。
陕公精神的核心是忠诚,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陕公学子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下,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他们不畏风雨,高举信仰的火炬,怀揣救亡图存的信念奔赴延安,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把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为着民族的解放事业奋勇向前。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要将忠诚融入血脉,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继承陕北公学“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积极应对时代的新问题、新挑战,涵养不惧挑战、勇于创新的时代新风。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我将秉承陕公“为革命救国而生”的初心,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将学术追求与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紧密相连;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培养信念坚定、奋斗实干的学生,努力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传承陕公“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执着,潜心学问,深耕不辍。传承陕公“开拓进取”的精神,打破思维定势,勇闯学术无人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会计的融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深入挖掘数智时代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将铭记。从抗战胜利到民族复兴,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人大人将以忠诚爱国为根基,以求真务实为本色,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续写陕公精神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