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传信息办公 发布时间:2017-10-10
2017年10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暨商学院第六届校友日讲座活动举行。活动主题为“一带一路”百场纪念——“‘一带一路’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甬军担任主讲,商学院返校校友、部分在校师生参加活动。
陈甬军教授进行演讲
陈甬军教授首先从理论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讲述了“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从“和平发展倡议”、“对外开放战略”、“国际合作项目”三个角度阐释了其属性,说明其对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改革开放格局建设的重要性。陈甬军教授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通过讲解“一带一路”的基本理论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学供需分析,陈甬军教授解析了“一带一路”的资金流向,阐述了其“双赢”的运作模式。他还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归纳为“微观合作共赢、宏观助推平衡”,指出“一带一路”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和对外开放而设计的顶层国家大战略,即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陈教授还从实践角度介绍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发展进程与基础性工作、以及积极应对“一带一路”的风险和挑战。最后,陈甬军教授介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风险与困难,需要应对风险与挑战,如地缘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信息失真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并指出要处理好多方关系。同时,要通过理论研究、舆论宣传、文化传播的软力量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在互动环节,参会校友从项目运作、发展风险等方面提出了问题,陈甬军教授则从项目的双方论证、建设周期等方面进行了解答。
会后,陈甬军教授还进行了其新作《"一带一路"经济读本》的签名送书活动,得到与会校友的高度认可和赞誉,现场气氛热烈。
陈甬军教授为校友签名送书
通过本次讲座,与会嘉宾对“一带一路”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及世界发展,以及对我国发展策略、政策主张及世界形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提高了对问题的宏观把握能力,也体会到在“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时代,应该“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下,努力学习实践,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讲座现场
相关新闻: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