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来源:会计 发布时间:2017-10-30

2017年10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戴德明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国际趋同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优化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世定先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付磊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应唯巡视员、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守华教授、中国证监会会计部焦晓宁副主任、中国保监会财务会计部郭菁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毛新述教授等知名专家应邀出席。项目首席专家戴德明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耿建新教授、徐经长教授、周华教授,课题组核心成员张姗姗(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秉南(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倪小雅、闫丽娟等参加会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康涛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面向国际趋同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优化路径研究”课题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的研究课题。课题组的选题体现着学者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商学院将不遗余力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以及会计学科的发展。

叶康涛副书记致辞

戴德明教授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子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案、预期研究成果。他指出,课题组高度认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的重大现实意义,认为这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也应看到,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诸多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问题。戴德明教授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特征可概括为“十重十轻”,如“重对外报告、轻日常核算”,“重经济视角、轻法律维度”,“重资本市场、轻管理需求”,重“短期行为、轻长期视野”等等。他表示,课题组后续研究将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寻求我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优化路径。

戴德明教授汇报项目初步进展和后续研究方案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这一重大项目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期待课题组对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兼顾国际趋同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做出贡献。专家们一致认为,与国际准则实现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了十年,有必要对国际准则的利弊得失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以期为后续改革提供理论支持。王世定先生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科拥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相信能够对会计理论建设做出创新贡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会计界应当着手以原创的理论学说引领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争取话语权、规则制定权。付磊教授指出,课题组提出的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利弊得失的分析,是很重要的话题,建议予以深化。最好能够继续征求各个实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很好的靶子。”

王世定先生听取汇报并提出研究建议

付磊教授

周守华教授指出,这项课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令人印象深刻,创新精神突出。建议课题组高度重视会计对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大意义,从治国理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应对国际趋同的可行路径。应唯巡视员指出,这项课题被业界寄予非常大的期望,大家普遍很感兴趣。课题组努力为完善我国会计法规提出可资借鉴的原创成果,理论勇气可嘉。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强化“看历史”、“看现在”、“看环境”、“看未来”,继续加强对策性研究,努力提出比国际准则更具合理性的优化方案。焦晓宁副主任指出,业界需要共同努力,综合考虑会计准则变迁的调整成本与社会效益,从经济监管的信息诉求方面来看,需要以严格的会计规则来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助力解决国内经济监管的现实问题。毛新述教授提出,十多年前来自“市场经济地位”谈判的外在压力的确对会计制度改革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现在回过头来看,如何应对外在压力,保持应有的定力,的确值得深思。

应唯巡视员

焦晓宁副主任

与会专家针对课题研究重点和难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们指出,我国会计准则是作为规范性文件出台的,这不同于国外很多国家的情况,理解其特殊性并在构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加以考虑非常必要。专家们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符合我们的社会环境,将国际准则引入国内时需要做哪些调整,都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话题。另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会计准则执行效果中的重要作用值得重视,需要从人性和中国文化的角度贴近中国现实考虑如何对现行准则进行优化。

子课题负责人耿建新教授、徐经长教授、周华教授感谢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与特邀专家就研究视角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耿建新教授

徐经长教授

周华教授

课题组在此次开题报告前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调研,并积累了较为充分的前期成果。课题组成员的著作《会计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等已在申报课题前出版。课题组成员论文“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视角”有幸被遴选为卷首文章刊发于《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并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等刊物转载。另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等刊物。张姗姗博士的毕业论文《基于风险应对视角的银行业贷款损失准备规则优化研究》已在本次课题开题前完成答辩。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这一重大项目具有挑战性,较为充分的学术积累为本课题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希望课题组努力提出具有中国气派的会计理论主张,高质量完成这一会计领域的重大项目,为我国会计界参与并引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特邀专家、嘉宾与课题组成员合影

人大商学院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人大商学院,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大商学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宣传信息事务办公室 邮箱:media@rmbs.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