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
研究成果

1.内参和智库成果(由近及远排列)

(1)2023—2024年间所提出的多份对策建议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并被批转至经济监管部门。

(2)所提出的对策建议2016年4月14日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编辑的《问题与思路》2016年第7期。2016年5月10日被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编辑的《国家高端智库报告》(总第26期)全文录用,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并被批转至经济监管部门。

(3)“关于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与戴德明教授合作),2009年2月20日入选中宣部全国社科规划办编辑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总第515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并被批转至经济监管部门。


2.“会计学原论”系列著作

(1)《会计规则的由来》(四卷本),入选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2KJY003),140.8万字。周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2)《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ISBN:978-7-300-22940-9),周华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JY011)成果,项目成果“免于鉴定”。29.8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3)《会计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ISBN:7-300-07218-6),周华、戴德明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JY024)成果。26.9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3.慕课(MOOC)

慕课(MOOC)《会计学》,已在“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慕课平台上线开课(两个平台均提供免费学习和认证学习模式任选)。


4.学术论文:“会计学原论”系列论文(由近及远排列)

发表论文60余篇,这里列示部分论文。

(1)周华、刘斯曼、尤希琦、潘一彬,2023:“美国会计学会的理论建构及其历史局限”,《会计研究》2023年第10期。

(2)崔华清、周华(通讯作者)、尤希琦、孙安文,2022:“欧文·费雪的现值理念及其对会计规则的影响”,《会计研究》2022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全文转载。

(3)周华、戴德明、刘俊海,2022:“增强审计监督合力——基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职能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全文转载。

(4)南星恒、周华、曹畅:“金融会计创新发展: 理论与实践”,《会计研究》2021年第8期。

(5)周华、刘俊海:“审计监督体系的完善路径——从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局限性谈起”,《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审计文摘》2019年第6期转载(http://cgrs.szlib.com/Qk/Paper/691019)。

(6)Zhou Hua, Dai Deming, Liu Junhai, Ye Jianming, 2019: The Dilemma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Financial Report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Theory of Fictitious Capital.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ume 40, 2019 - Issue 2, Pages 23-40

(7)Cheng Lai, Jingjing Wu, Caihua Mo, Hua Zhou, 2019: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Income under the Equity Method of Accounting. Australian Accounting Review, Volume29, Issue2, June 2019, Pages 408-417

(8)周华、吴晶晶、戴德明、莫彩华,“合并报表的利弊对经济监管规则的潜在影响研究——以江山制药并表权纠纷为例”,《中国软科学》2018年第2期。

(9)戴德明、周华(通讯作者)、支晓强,2017:“合法性原则在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会计研究》2017年第10期。

(10)周华、张姗姗、李勤裕、戴德明,“会计准则复杂性、CEO专长与所得税会计操作困境”,《财贸经济》2017年第8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周华、莫彩华、吴晶晶、戴德明,“信息真实性与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基于股权投资信息披露规则的研究”,《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7期。

(12)周华、戴德明、刘俊海、叶建明,2017:“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卷首文章),第4—25页。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1期转载1万字(原文约2.6万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7年第7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3期转载约1.1万字。

(13)周华、杨小平、王莹、李帆,2016:“国际趋同背景下的金融会计与金融监管规则——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综述”,《会计研究》第10期。

(14)周华、李勤裕,2016:“利率互换的交易机理及其会计处理”,《财务与会计》第11期。

(15)周华、戴德明,2016:“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性辨析”,《经济管理》第3期。

(16)周华,2016:“远期合约的交易机理及其会计处理”,《财务与会计》第5期。

(17)周华、戴德明,2016:“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依据及其局限性——兼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些许瑕疵及其改进”,《税务研究》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

(18)周华,2016:“货币互换的交易机理及其会计处理”,《财务与会计》第3期。

(19)周华、李志坚、李帆、何玉润,2015:“金融创新与会计法规的互动——中国会计学会金融会计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综述”,《会计研究》第12期。

(20)周华、戴德明,2015:“探寻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之道——‘会计学原论’系列论著的16年探索”,《中国大学教学》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21)周华、戴德明,2015:“会计确认概念再研究——对若干会计基本概念的反思”,《会计研究》第7期(卷首文章)。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2)周华、戴德明、徐泓,2011:“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规则研究——从‘权益法’的理论缺陷谈起”,《财贸经济》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

(23)周华、戴德明,2011:“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规则:问题与可能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8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22期摘编转载。

(24)周华,2011:“递延所得税的合理性辨析”,《经济管理》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6期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日报网、中国日报网、社科网、凤凰网、国研网等报刊及网络媒体转载。

(25)周华,2010:“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演进、问题与可能解”,《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第4期。

(26)周华,2010:“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应遵循持续全面趋同理念”,《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29日第8版(经济学版)。

(27)周华,刘俊海,戴德明,2010:“质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先进性”,《财贸经济》第1期。

(28)周华,刘俊海,戴德明,2009:“法律制度、金融预期与会计准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29)周华,刘俊海,2009:“会计理论的演进与盯市会计的形成”,《理论学刊》第8期。

(30)周华,刘俊海,戴德明,2009:“会计准则与法律制度的理念分歧——关于会计准则之价值导向的反思”,《社会科学战线》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1)周华,戴德明,刘俊海,2009:“会计准则的价值导向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位”,《经济管理》第7期。

(32)周华,戴德明,刘俊海,2008:“财产权利的计量规则与企业利润的可分享性”,《财贸经济》第7期(封面重点文章)。

(33)戴德明,周华,2003:“雇员福利、公司治理与企业财务的功能拓展”,《财务与会计》第2期。

(34)戴德明,周华,2002:“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经济研究》第3期。

(35)宋建波,周华,2001:“战略财务管理:理论整合与应用初探”,《财会通讯》第6期。

(36)戴德明,周华,2001:“会计规范的形式变迁:理论解释与优化思路”,《天津商学院学报》第6期

(37)戴德明,周华,2001:“法务会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第3期。

(38)戴德明,周华,2001:“世贸协议、国内政策与会计发展”,《会计研究》第1期。


5.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1)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第7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ISBN:978-7-300-31147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2)耿建新、戴德明、周华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高级会计学(第9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ISBN:978-7-300-29437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

(3)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第六版(ISBN:978-7-300-27234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4)朱小平、周华、秦玉熙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初级会计学》第10版(ISBN:978-7-300-27233-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5)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第五版(ISBN:978-7-300-2642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

(6)朱小平、周华、秦玉熙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初级会计学》第九版(ISBN:978-7-300-26428-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

(7)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第四版(ISBN:978-7-300-22435-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8)朱小平、周华、秦玉熙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初级会计学》第八版(ISBN:978-7-300-24893-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9)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第三版(ISBN:978-7-300-22517-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10)朱小平、徐泓、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初级会计学》第七版(ISBN:978-7-300-20681-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11)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第二版(ISBN:978-7-300-18720-4),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2)戴德明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学》(ISBN:978-7-04-031455-7),周华编写第7章到第12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

(13)徐经长、孙蔓莉、周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非专业用)》(ISBN:978-7-300-11804-8),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6.独立编著的“会计学原论”系列教材及其他教材

(1)周华编著,《会计学基础》(第3版)(ISBN:978-7-300-31556-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1月。48.9万字。

(2)周华、马永强、刘浩编,《会计实务专题》(ISBN:978-7-304-11740-5),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50.4万字。

(3)周华编著,《高级财务会计》(第4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ISBN:978-7-300-30730-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72.4万字。

(4)周华编著,《会计学基础》(第2版)(ISBN:978-7-300-28316-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30万字。

(5)周华编著,《会计学(第3版)》(ISBN:97873002751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54.8万字。

(6)周华编著,《金融工具:法律、金融和会计整合视角》(ISBN:978-7-300-27405-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约42.4万字。

(7)周华编著,《高级财务会计(第3版)》(ISBN:978730026917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74.2万字。

(8)周华编著,《会计学(第2版)》(ISBN:978-7-300-21588-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48.8万字。

(9)周华编著,《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ISBN:978-7-300-21078-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52.1万字。

(10)周华编著,《高级财务会计》(ISBN:978-7-300-17354-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49.6万字。

(11)周华编著,《中级财务会计》(ISBN:978-7-300-17355-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52.4万字。

(12)周华编著,《会计学基础》(ISBN:978-7-300-16314-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25.8万字。

(13)《会计学》(ISBN:978-7-300-13843-5),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组编教材、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成果,周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2013年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3万字。


7.译著

(1)[英]德里克·马修斯著,《审计简史》(A History of Auditing: The changing audit process in Britain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by Derek Matthews. Published by Routledge, 2006),周华、莫彩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ISBN:978-7-300-28000-4。

(2)[美]唐纳德•E•基索(Donald E. Kieso)等著,《中级会计学·(IFRS版)》(Intermediate Accounting. Published by Wiley, 2009),周华、张姗姗、张卓然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ISBN:978-7-300-25383-1。

(3)[美]托马斯·金(Thomas A. King),《会计简史》(More Than a Numbers Game: A Brief History of Accounting. Published by Wiley, 2006),周华、吴晶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ISBN:978-7-300-253992。

(4)[美]唐纳德•E•基索(Donald E. Kieso)等著,《中级会计学·上下册(第13版)》(Intermediate Accounting. Published by Wiley, 2009),戴德明、周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ISBN:978-7-300-22752-8。

(5)[美]斯蒂芬·彭曼(Stephen H. Penman),《投资中最重要的事》(Accounting for value. Published b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戴德明、周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ISBN:978-7-300-21175-6。


8.教学研究论文

荆新、支晓强、宋建波、周华、叶康涛,2015:“着力建设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会计教材体系”,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工作研究会编,《构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北京高校教材建设研究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


9.案例研究

2016年5月 “合并财务报表制度安排与企业并购”入选“全国MPAcc优秀案例”(周华、李阳、莫彩华、吴晶晶),案例编号:201612530160。颁奖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10.代表性管理咨询和社会服务活动

代表性管理咨询: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鲁能集团、山西电力、中海油服等实业部门,会计制度设计、会计准则专题研讨。中信证券,研究部和投行委员会,会计准则专题研讨;华融证券,会计准则专题研讨;等等。

专题报告:

2024.04.10  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光华讲坛”做学术报告“美国会计学会的理论建构及其历史局限——兼论何以建构中国自主的会计知识体系”。

2024.01.02  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做线上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会计准则疑难解析”。

2023.11.27  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作学术报告“会计准则疑难解析”。

2023.11.04  在“第十二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南开大学)上做学术报告“建立基于信息真实性的金融监管制度”。

2023.11.03  在“2023年度MBA培养院校《会计学》核心课程师资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上做教学研究报告《“三个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与MBA会计学课程建设》。

2023. 04.21  在由财政部指导、新理财杂志社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CFO大会上做学术报告“何以建构中国自主的会计知识体系”,新浪、网易、财经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2022.09.28 在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赣江财务与会计论坛”在线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关于会计审计若干基本理论的思考”。

2022.06.23 在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泽园书院联合主办的润泽会计学术名家论坛(第31期)上,做学术报告“会计审计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及其法治建设研究”。

2021.10.30 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暨会计史学术研讨会上做在线报告“南海泡沫与审计理论的斯奈尔神话”。

2021.09.25 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为财政部监督评价局“财政部财会监督检查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暨财会监督人才库(监督检查方向)首批学员第一次集训”做报告,题目是“会计规则的弹性化与上市公司‘合规造假’”。

2021.04.10 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在线作报告“关于审计理论一些基础问题的反思”

2021.03.31 在湖南大学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

2019.06.15 在西南财经大学做学术报告“审计学的理念偏差”。

2019.05.30 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做学术报告“会计准则的由来——关于会计准则的反思”。

2019.04.08 在河北经贸大学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

2019.03.21 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做学术报告“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的理念分歧”

2018.05.04 在西北师范大学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

2018.03.22 在九江学院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对美国经验的辩证分析”。

2017.12.18 在西南财经大学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

2017.11.02 在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上,作报告“探寻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之道”。

2017.09.08 在河北工程大学上作报告“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邯郸)。

2017.07.18 在“2017新修订会计准则与会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研讨会”上作报告“国际会计准则的困境与财务报表的改进”,(青岛)(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05 在“河北省会计师资研讨班”上作报告“会计教学研讨:从初级会计到高级会计”,(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11 在内蒙古地区高校财会专业教学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会计教学探讨:从初级会计到高级会计”(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11.30 在“全军审计处长培训班”上做报告“关于审计理论的反思”

2016.05 在山西高校会计师资研讨班上做学术报告“以研究型教学带动研究性学习”(太原·银海宾馆)。

2016.05.09 在西安石油大学做学术报告“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对西方会计理论的辩证分析”。

2016.03.25 北京林业大学做学术报告“会计规则的由来”。

2015.10 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全国会计师资研讨班”(北京展览馆)上做报告。

2015.09.19 在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做学术报告,“会计疑难问题解析”。

2014年10月12日,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MPAcc《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师资培训会,(安徽财经大学)上作汇报,题目是“关于研究型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汇报”。70位教师。

2014.07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暑期工作坊“MOOCs的前世今生”,接受校报记者杨默老师采访,在新闻稿中发表评论。

2014.04 全国会计专业教学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讲人,题目是“会计规则的由来——运用研究型教学剖析会计准则中的难点问题”。

2013.11 在兰州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交流,报告题目为“会计准则与法律制度的理念分歧”、“会计学原论系列著作和系列教材的创作过程”。

2013.05 应邀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做报告,题目为“会计规则的由来——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

2013.04 全国会计专业教学研讨会(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财务会计》主讲人,题目是“财务会计重点难点问题剖析”。


11.代表性观点

(1)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法治的优化路径

“会计学原论”系列著作和系列论文提出了“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理论主张。法律事实是指引起民事主体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根据法律事实记账(记账必须具备原始凭证),是会计的基本原则,是会计保持其行业价值的底线。企业会计应当根据法律事实记账,对财产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统计,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管理提供具有证明力的财产权利和业绩信息。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并非国际法,美国证券市场上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也不是美国联邦范围内普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法律,它们仅仅是公共会计师行业牵头设计的、缺乏合理逻辑的金融分析规则。现值、公允价值、资产减值、递延所得税、权益法、合并报表、汇兑损益、租赁会计、资本化等时髦的“会计规则”缺乏理论依据,不符合会计基本原理,不适合作为会计工作的行动指南。这些规则大多建立在金融预期和估计的基础之上,理论依据不明、可操作性较差,其显著特征是包含大量弹性化条款,允许企业管理层在缺乏法律证据的情况下记账,从而导致“合规”造假现象泛滥。IFRS和GAAP反映了证券行业试图统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迫切意愿,最终体现的是欧美证券行业的利益。无论是从利益导向上还是从制定程序上来看,IFRS和GAAP都不应当进入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民商法、经济法的实施细则和运行基础。为了保障税法、公司法、证券法、统计法等上位法的顺利实施,必须强调根据法律事实记账的基本原则,禁止缺乏法律证据的会计行为。会计法规遵循上位法,是会计立法的一项根本原则。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融合在法律体系之中,将确保会计制度与民商法、经济法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构建合理的会计制度和稳定的市场法制。

(2)审计基础理论与审计法治的优化路径

公司财务舞弊大案要案频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普遍面临信任危机进行交叉学科的历史溯源发现,美国《1933年证券法》推行的“强制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重要成因。

客观真实、具有公信力的现代审计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监督主体必须具备监督能力;第二,监督行为必须具备客观的评价标准。审计可概括为“有权机构(或个人)依据特定人群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或效益性所实施的监督”。而我国当前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法律法规强制推行的商业(收费)服务,其本身并不具备监督能力,真正具有审计功能的审计活动当前只包括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

建议修改强制性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建立政府监管机构和单位内部监督机构自愿委托的注册会计师协助机制,实施增强监督合力的国家审计制度。基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合理划分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督权限,建立统一的财会监督信息平台,定能更好地实行全面审计、持续审计和跟踪审计。

官方微信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86-10-82509171 rmbs@rmb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6828号-1